一同來關心 社會福利中的公平與平等:以殘障福利為例
文:SMS

這次要跟大家談談的是社會福利中有關公平與平等的價值。

平等的定義比較單純,簡單說〞相同〞就是平等.但是公平的定義卻很複雜,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義,要以哲學的 討論方式可能也會比較抽象.因此,筆者在此以殘障福利為 例,介紹我對社會福利中平等與公平的價值觀.

(一)如何看待殘障者比一般人差的部份

殘障者需要我們公平的對待,我這裡談的公平是〞差異原 則〞,即〞量能原則〞,因每個人的進步評斷.我舉個例子: 以前大學時有外系同學來修我們系上的課,老師並不是依據本 系同學的標準來恆量他們的學業表現,而是依據他們〞進步〞 的程度.也就是說,他們如果進來的時候全部不懂該門學科講 的東西,到學期結束後寫出來的報告就依據他們的起跑點來平 分.同理,二年級跟三年級的評分標準也不同,重要的是看他 們有沒有下功夫學習,進步情況如何.

對待殘障者的學習與表現也是一樣,要視他們的起跑點來 看,而非將每個人的結果拿來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我們或許 可以想想,今天一個智障者算數學的能力肯定比一般智商的人 差,但是如果我今天是他這樣的智商,我是否能有這位智障者 這樣的數學程度,能否像他一樣遇到自己最差的部份,跌倒了 還能站起來.

(二)如何看待殘障者與我們相同的部份

這裡首先要釐清〞何謂相同〞.對於一個智障者而言,因為 智商是掌控我們人類行為的中樞,所以對於智障者而言基本上他們 各方面的功能都跟一般人不相同.我這裡要談的,以〞非智能或精 神性殘障者〞為主.

對一個非智能與精神性的殘障者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平 等〞,也就是〞機會平等〞,〞公平競爭〞.一個先天小兒麻痺或 因為車禍殘障的人,除了肢體上與一般人不同外,其他方便可說是 與一般人完全一樣.但是他們為何會成為若是呢?

首先,以一個先天性肢體殘障者為例,從小就必須承受來自 社會的異樣眼光,特別是在臺灣這樣的社會,常常會將先天性殘障 歸因於〞前輩子做壞事的報應〞,使得殘障被貼上〞道德敗壞〞的 標籤.除非這位殘障者有過人的毅力與決心,否則勢必會被這種心 理壓力擊垮,直接影響他其他方面的學習與發展.

其次,臺灣的殘障通報系統和早期療育等體系很不健全,對 於一些非北中南的大都會而言,復建與特殊教育機構更是缺乏.他 們如何能夠補救先天的缺陷呢?這也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就業與生 活的能力.

好了,即使以上兩點都健全了,就業市場還是對殘障者有歧 視,殘障福利法所規定的罰則幾乎很少聽到在執行,即使有〞相同 的能力〞,一般人還是要選擇〞四肢健全的人〞.是否殘障者就比 較差這個因人而異,不過要通過前面兩關,從小到大,從醫院到學 校都能順利發展的,真的是少之又少.這些少數好不容易熬出頭了 沒想到遇到就業還是沒則,能夠找到符合自己興趣與能力工作的人 真的很少.

因此,殘障者需要的不是施捨,是要回他們〞應得的權利〞 ;殘障者不需要超乎他們能力的待遇或工作,但是他們與一般人一 樣需要〞能發展他們才能〞的工作,一份適合他們的工作.這就是 我所謂的〞平等原則〞.

SMS記於1998.2.2


SMS上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