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幼琳/報導】胃痛的不得了,趕緊吃顆止痛藥!醫師 指出,這個習慣不但無法止痛,還會抑制胃壁黏液及碳酸氫離 子分泌,損害胃黏膜保護作用;長久下來,即使鐵胃也受不了 ;胃潰瘍、胃糜爛病患,更常因此加重症狀。
在工商社會的高度生活壓力下,現代人常鬧頭痛、胃痛,藥局 隨處可買的止痛藥,成了最佳良伴,許多人口袋中隨時備有止 痛藥,只要身體疼痛不適,立即服藥緩解症狀,但胃痛患者, 卻常因而越吃越痛。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醫師黃以信表示, 市售止痛藥多為非類固醇消炎鎮痛劑,可抑制前列腺素分泌, 藉以緩解發炎反應,但胃壁黏液及碳酸氫離子卻也同時減少, 對胃壁造成不小傷害。
黃以信解釋,胃壁黏液可保護胃壁黏膜,避免遭受胃酸傷害, 而碳酸氫離子的作用則在於中和過多的胃酸,服用止痛藥後, 不但降低保護功能,更因無法完全中和胃酸,損傷胃壁黏膜, 連細胞再生功能也因而變差。在這三重因素影響下,即使是好 好的胃,也會出現胃破皮、胃糜爛,更何況胃潰瘍患者,原本 即常有胃酸過多的現象,在止痛藥的折騰下,常因而加重症狀 ,原本限於局部的潰瘍逐漸擴大。
這類因吃止痛藥吃出胃病的患者,潰瘍多出現在胃上方的竇部 ,與因幽門螺旋桿菌引致的潰瘍多出現在胃底部有明顯不同, 治療上相當困難,必須服用前列腺素的同類異構物,刺激分泌 胃壁黏液,以加厚胃壁。而由於個人體質不同,有人吃再多止 痛藥也沒事,有些人卻只需持續服用一、兩週,胃部即出現異 狀,類風溼關節炎、痛風等慢性病患,因長期依賴止痛藥,胃 多半都不好。
花蓮慈濟醫院內科主任林憲宏則表示,胃不舒服,可能起因於 胃潰瘍或消化不良,急性發作時可藉由制酸劑中和胃酸,暫時 止痛,但會反覆發作,必須經醫師診斷給藥,才能徹底解除困 擾,可別自作聰明服用止痛藥,反而惹來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