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的老婆婆
文:rebacca1
紅毛港, 一個位於高雄旗津的小港口, 當地設有大型石綿工廠 村民靠漁獲為生,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當地居民由於石綿日經月累的開採與運送,肺石綿沈著症罹患比率顯然高出正常, 政府已強制遷村,

團契在紅包港駐診已有一段不算短的時日, 每隔一週就會到當地看診一次 村民很窮, 很多人家只買得了一艘船, 家中男丁通常同船出海, 船一翻, 家裡就會只剩女人與小孩, 村裡隨處可見孤兒寡母, 星期六中午, 老婆婆又來了, 她的媳婦背上背著一個, 手上牽了兩個 年紀最大的女孩(大約國小二年級)則牽著老婆婆... 在尚未實施全民健保的貧窮時代, 嚴重高血壓的婆婆 只能寄望我們隔週一次的義診醫療, 她要求我們多給幾天藥 高血壓是必須每天控制的, 我請她媳婦到診所定期拿藥, 因為我們無法一次給兩星期的藥 她面中出現難色, 我才知道老婆婆的先生及大兒子在船難之中一起喪生 老婆跑掉的二兒子則在獄中服刑, 一家六口(包括二媳婦的小孩)的生計 全來自大媳婦一天一百元的補破網收入, 下週正是他公公及先生的週年祭....

在這裡很多事情都很無奈, 因為我們幫不上更大的忙.....

這天,豔陽高照,我第一次強烈感受到生命的無助悲哀。 我們載著醫療器械與藥箱的車子經過沿岸的海岸線, 絕望的嚎叫, 紛亂雜沓的人馬, 與平靜的大海出現衝擊性的對比... 顧不得車未停穩, 幾個學長跳下車, 奔到沙灘, 對著沙灘上顯然沒有生命跡象的身體就是一陣CPR。 牽著孩子的婦人披頭散髮, 乾嚎在海浪之中迴響。 似乎沒過幾時, 沙灘的悲劇就會重演一次。 除了解剖課以外, 我沒見過屍體, 這年我才大二.....

也在那年, 我親眼目睹了政府強制遷村時村民的抗議。 為了石綿業者的經濟發展, 除了捕魚再沒有其他技能的老弱村民。 必須遷離他們熟悉的家鄉, 政府給的補貼金根本不夠他們再買一艘船。 憤怒跟一再的失望, 我突然發現單傳福音根本無濟於事。 在人快餓死之際, 你能只對他說上帝給你平安嗎? 可是我們又能做甚麼呢?這年!上帝在一個剛受洗的女孩心中投下問號 ?


rebecca1記於199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