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們一開始就選定PC為信望愛站的主要硬體平台,但「穩定」仍然是我們 配置硬體的最優先考慮。在幾次失敗的經驗中,我們學會「熱量」是伺服器最大的殺手 ,因此適當的選定機殼,配置足夠的優質散熱風扇,是建構穩定系統的第一步。
再者,我們發現使用「馬達」的零件是整個系統中最快損壞的部分,因此我們 選購伺服器時,對於CPU的散熱風扇、硬碟等等,都會盡力購買比較高級的產品,以免 為了小小的零件損壞而必須停機檢修。一般說來,台製的CPU風扇很少是品質優良、經 久耐用的產品,一般我們會盡量購買盒裝CPU來獲取其內附的風扇,這種盒裝的CPU所附 的風扇一般會有比較長的壽命。而硬碟部分到目前我們也沒有什麼很有效的解決方案, 早期我們使用的都是Quantum和Segate的硬碟,一般壽命都不超過兩年。而且通常我們 購買的產品都是新出來的機種(硬碟的淘汰速度很快),很難問到長期使用的口碑, 因此有時候甚至安裝幾個月就出現問題,得要找經銷商更換。目前我們改使用IBM的SCSI 硬碟,目前使用的狀況不錯(1999年7月開始使用),還沒有壞掉的紀錄。
台灣是主機板生產大國,不過產品卻是良莠不齊,或者有人為求穩定,購買 所謂「有品牌」的大廠產品。不過我們卻認為即使採購有品牌的PC,簽訂維護合約, 都還不如自己掌握機器硬體狀況的穩當,因為即使硬體臨時損壞,也可以依賴拆下比較 不重要機器的零件來作緊急維修,遠比等待維修人員到達判定問題所在並調來正廠零 件更換來的迅速有效。並且目前台灣熟悉Linux系統的人並不多,恐怕出問題時難以 區分到底是OS的問題還是硬體問題。因此信望愛站的硬體都是採用拼裝的PC,選定 優良的主機板與介面卡大廠出品的硬體,依賴自己或者熟悉的電腦公司拼裝起來,並 且絕對不over clock以維護系統的穩定。
我們一般會避開剛剛新推出來的硬體,以免把伺服器當成廠商實驗的白老鼠, 並且會選購正廠零件,因為我們深知多用一點點錢買下伺服器的「穩定」是絕對值得的 。在硬碟介面卡部分,我們選用的都是SCSI的介面卡,以應付多工環境的需要。而在顯 示卡方面,則因為伺服器並不依賴優良、快速的顯示卡,所以就以便宜穩定為準。而在 記憶體方面,因為影響整個系統的效能甚巨,雖然以目前信望愛站的工作需求來說, 64M就已經足以勝任,但我們還是決定裝設128M 以上PC-100 SDRAM, 以做為未來擴充之用。
在網路卡方面,目前我們全部都採用3 COM的10/100 網路卡,起先我們使用 Accton公司的10/100 Hub,最近新加入一台NWAY Switch公司的10/100 Switch,主要 的原因也是為了穩定的考慮。採用100M的網路卡與Switch Hub是為了希望 透過網路備份時可以有最好的效率,以減少網路備份對整個系統效能的影響。
UPS是架設伺服器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但是良好的UPS價格高昂,在考慮價格 與需求的平衡之下,我們購買的是1KVA,可外加電池的智慧型UPS(off-line,不過有 微處理機隨時監督電壓狀況,切換速度也比一般的off-line UPS快),在系統滿載的測 試下,大約可以支撐五個小時。至於UPS與PC之間的通信硬體與軟體,因為Linux上面 已經有現成的軟體,所以我們會自行裝置相關的RS-232連線(我發現到了2000年2月 這條線還沒有裝,大概是因為高雄地區的供電非常穩定,全省大停電與大地震都沒有 真正影響到高雄地區的供電)。
最後要談一談的就是目前主機板與CPU之間有所謂Socket-7與Slot-1的規格之 爭,亦即購買PC時必須決定要使用AMD-K6這一系列還是Intel PII這一系列。前者比較 便宜但浮點運算較慢、硬體架構也略差,而後者是Intel全新的設計,價格較高而浮點 運算速度、硬體架構都較佳。在幾經考慮與分析後,我們發現在幾年內信望愛站的效率 主要是受限專線速度,而且目前網路的應用軟體很少用到浮點運算,因此我們就毅然投 入Socket-7的陣營,採用AMD-K6的CPU當信望愛站的心臟。
目前信望愛站有三台技術人員親手拼裝起來的伺服器,每一台的硬體配備都很 接近,目的就是希望緊急時零件可以彼此替換,維修起來也不容易搞混。現在這三台伺 服器的硬體穩定度都相當良好,已經有開機七十幾天不停的紀錄了,這一年多來除了一 個機器外面散熱用的電風扇因為軸承故障被替換下來之外,並無任何硬體故障發生,算 是相當良好的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