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凤翔 2025.08.31
《基甸与羊毛》(Gideon and the Fleece),马腾・范・黑姆斯克尔克(Maarten van Heemskerck),1550年。(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有领导人的头衔容易,但要成为一位好领导人很难。多数人都不是天生具备领导能力,而是透过后天训练逐渐成为优秀的领导人。不少书籍与课程传授领导的秘诀:要具备谦卑、正直、勇气、热情等品格,要善于倾听、懂得尊重他人,还要有组织能力,处理事情明快公平,并保持专业上的进步,懂得提携后进,面对压力时要有耐受力……。其实圣经充满领导秘诀,不少坊间书籍与课程从圣经取材,却都漏失一个最重要的领导秘诀――让上帝作领导人。
成功领导的秘诀
圣经里,每个成功的领导人都让跟随者明白真正的领袖是上帝,他们不过是代理人,是上帝的仆人。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时,特别提醒他们:「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事奉他,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华。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约书亚记24章14~15节)约书亚清楚地告诉众人,他和他的家事奉耶和华,他们家是耶和华的仆人,真正的领袖是上帝!
约书亚和诸长老还在世的时候,他们用「让上帝作领袖」的方式,率领全国百姓忠心事奉耶和华。但这些领袖一一离世后,全国百姓开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离弃耶和华,转而事奉其他国家的神明――诸巴力、亚舍拉、亚斯她录、亚兰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因为以色列人不尊耶和华为领袖,他就撤去保护,以色列人于是落入各路敌人手中。
这段时期,又称为士师时代,当时的领导人称为士师。他们没有摩西、约书亚、长老们「让上帝作领袖」的秘诀,于是兴起后很快败落。其中,基甸的故事篇幅长、描述详细,从他身上可以清楚看到领导人如何成功与失败。
上帝标准是忠心听令
基甸出身于玛拿西支派最弱的宗族,是家中最不受重视的人。耶和华选领导人的标准与世人不同,他要的唯有忠心听令,至于作领袖需要的特质与才干,他会一一补足。耶和华对缺乏自信的基甸说,他不用担心自己不足,成功领导人的重点在于上帝与他同在,他能藉此轻易击败米甸人,好像击打一人一样。
耶和华要基甸听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遵行上帝颁给摩西的十诫中的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上帝。」意思就是让上帝作领袖。耶和华要基甸拆毁他父亲为诸巴力筑的祭坛,又砍下坛旁的木偶亚舍拉当柴火,把公牛放在上面烧掉。基甸听从上帝的吩咐,冒着被亲族处死的危险,完成了这件事,显示他是耶和华的仆人。
紧接着严峻的考验来临,根据士师记7章记载,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旷野部族三方大会师,要攻击以色列人。耶和华的灵临到基甸,他就吹号召集以色列各支派反击,总共有3万2000人响应。然而耶和华要让人们知道这场战役是他的战役,所以他对基甸说:「与你在一起的人太多,我不能把米甸人交在你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自夸:『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现在你要向众民宣告:『害怕战栗的,可以回去,离开基列山。』」(2~3节,新译本)于是2万2000人回家去了,只有1万人留下来。耶和华还是觉得人太多,他用河边饮水试验,只选了300人,其他人通通打发回家,因为他要让世人知道真正的领导人是耶和华。
基甸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凑到3万2000人迎战,却被上帝搞到只剩300人,忍不住满心恐惧,不知这仗如何打。上帝岂会不知道基甸心里想什么?当天晚上,他命令基甸:「起来,下去攻营,因为我已经把他们交在你手里了。如果你害怕一人下去,可以带着你的童仆普拉一同下到营地那里去;你要听听他们说什么,然后你的手就必坚强起来,有胆量下去攻营了。」(9~11节)
基甸半信半疑带人到敌人营地的边缘,放眼望去,敌军像蝗虫遍布谷中,他们的骆驼多得像海滩的沙粒。基甸硬着头皮潜入敌营,就那么刚刚好,听到两个军人在说话,一人说:「我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把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朝上了。」(13节)另一位回答:「这不是别的,这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神已经把米甸和全营交在他手中了。」(14节)基甸一听,立即跪下来敬拜上帝,浑身充满勇气。他回到以色列营,对他们说:「起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里了。」(15节)半夜以前,这300人悄悄到达敌营边缘,左手举火把,右手拿号角,吹号呐喊:「为耶和华!为基甸!」(18节)敌军仓惶奔逃,耶和华使敌军自相砍杀,十几万大军全数阵亡。
成为领袖的试探
300人大胜十几万人后,人民对基甸说:「你既然拯救我们脱离了米甸人的手,求你和你的子孙统治我们。」(8章22节)但事实上,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米甸人的是耶和华,真正的领袖是上帝。上帝当时刻意削减以色列军力剩300人,就是怕以色列人认为是他们自己或基甸一人的功劳。果然不出上帝所料,以色列人转头就忘记了,认为是人的功劳。
基甸一开始婉拒,对以色列人说:「我不统治你们,我的子孙也不统治你们,唯有耶和华统治你们。」(23节)显示他知道清楚战功要归给耶和华,他没有半点功劳,耶和华才是真正的领袖。事实如此,他们300人吹号呐喊就赢了,岂是人所能行的?
可是基甸只是话说得漂亮,终究抵挡不了作领袖的诱惑,他要求以色列人把每个人夺来的金耳环交给他,那些金耳环共约20公斤重。基甸用那些金子做了一个以弗得偶像,放在家乡俄弗拉,之后所有以色列人就去拜那个偶像。基甸虽然婉拒作政治上的君王,但他要做宗教领袖,跟他的父亲一样。
基甸也收下人民所赠属于君王身分的战利品――米甸王穿戴的装饰品、垂环和紫色衣服,还有骆驼颈上的项圈。他还娶了很多妻妾,总共生了70个儿子,俨然是君王的规模。可以想像,要容纳这么多人同住的房子,必然得像王宫一样大。基甸口头上说不愿意作以色列王,实际上却过着君王的生活。更明显的是,基甸在示剑有一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基甸给他取名「亚比米勒」(אֲבִימֶלֶךְ),意思为「我爸爸是王」。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亚比米勒这个名字召告世人:「基甸就是王!」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民转去拜其他神明,不去俄弗拉拜那个金偶像,亦不再敬拜耶和华――那位曾经救他们脱离四周仇敌的上帝。而基甸这个儿子亚比米勒顶着「我爸爸是王」这个名字成长,作王的贪念使他终于化为行动,杀了自己的亲弟兄,只剩下一个年幼的躲藏起来,逃过一劫。以色列人分裂,一部分人聚集,立亚比米勒为王。战争又开始了,最后亚比米勒被一个妇人用磨石打破了脑骨,半死不活的他叫旁边的少年用刀刺死自己。
作耶和华的仆人
教会界有很多领导人像基甸一样,原本没没无闻,缺乏领袖的特质与才干。但上帝只需要这些领导人忠心听令,他自会一一补足他们需要的才干与智慧。上帝拣选我担任信望爱圣经网站的执行长,并非因为我熟悉圣经、知识过人,也并非因为我出身于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家庭,更非因为我后面有大教会背景。这20年来,上帝就是我的领袖,他知道如何训练、栽培他的仆人,一步步走来,如今我竟成为神学院的圣经老师,真是当初始料未及!我紧抓着「让上帝作领导人」这个秘诀,深怕自己有朝一日重蹈基甸的覆辙,自以为是领袖、圣经网站是自己的。在神学院时,我也不时给未来的牧者、传道打预防针,他们未来都是教会的领导人,但千万别把会众带到他们面前,将人们对耶和华的信仰转变成信仰他们。基甸抵挡不了作领袖的诱惑,前车可鉴,让我们独尊耶和华,他才是真正的领导人,我们只是他的仆人。
about 陈小小

about 飞飞
王的心不在神手中,真的吗?
上帝不听这样的人祷告
我们快淹死了,主都不在乎吗?再思耶稣平静风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