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急澗山嵐【前期文章索引】

用詩篇禱告的人

潘霍華2014.09.21

人怎麼可能和耶穌基督一起用詩篇禱告呢?就因為他是道成肉身的神子,他的肉身背負著人類的一切弱點,在上帝面前毫無遮掩他所擁有的人性,並且站在我們的立場為我們禱告。
他比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什麼是苦惱和傷痛,過犯和死亡。


第三條路是否可能?

吉姆‧貝爾徹 譯/李望遠2014.08.24

福音派教會嚴重分裂。雖然福音派教會一直都很多元,但近年來的支離破碎幾乎摧毀福音運動。迫在眉睫的分裂主要涉及兩個群體:傳統與新興兩大陣營。


屈躬以升——天下父母上帝心

作者:楊腓力 /譯者:沈眉綺2014.08.03

神盼望我們向著最貼切反映祂自己本質的——父母犧牲的愛來成長。我們將自己捨出的時候,朝神的形象又靠近了一步。


你說的改變是什麼?

袁幼軒2014.07.06

2013年6月19日,「走出埃及國際組織」的主席艾倫.錢伯斯(Alan Chambers)宣布正式關閉該組織。他向同性戀族群(LGBT)發表公開道歉信,為過去所提倡「改變與治療性傾向理論」對同性戀族群所造成的傷害,表明深切的歉意。下文是袁幼軒博士針對該組織的決定與轉變,所提出的回應。附帶說明,「社團法人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並不隸屬於「走出埃及國際組織」。


為什麼要歡迎同性戀伴侶來到教會?

提摩太摩根(Timothy C. Morgan)譯者/李柏佳2014.06.15

不少人以為改變性別認同就像換燈泡一樣簡單,如果我們犯過這個錯誤,我們必須認罪悔改。


十問十答,傅士德談靜默禱告

《書饗》閱讀食堂2014.05.18

禱告生活的傳統會引導人進入最積極活潑的生活,這是由來已久且有據可查的。


澆不熄的渴慕

傅士德(Richard Foster)2014.04.20

,只要曾經經歷過神的同在,哪怕只是一瞬間,都會在我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渴慕,期望這樣的同在能夠持續,並且永不止息。


不容易的恩典功課

巴恩斯(M.Craig Barnes) 譯者:明心2014.03.23

諾瑪一直認為養育子女她很在行,在這件事上她並不需要耶穌。


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愛耶穌」是件危險事

巴恩斯(M.Craig Barnes) 譯者:明心2014.03.16

悔改總是發生在我們不願意去的路途中。我們唯有放棄想要回到更想去的地方的希望,才能抵達悔改之路。


我們獵熊去!

黃瑞怡2014.01.26

老大典兒與我,曾經夜夜獵熊去,這或許算得上我們私密的家族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