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传播媒体上听闻第三世界人民生活的苦境,生病的人只能默默接受死亡的到来,饥饿的人只能巴望著滚滚沙尘与炙热的太阳,甚至只能眼睁睁看著身边的亲人慢慢饿死。反观身处台湾的我们,生病了随时可以到医院看病,肚子饿了有便利商店廿四小时服务,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真的很幸福呢?
阳明医学院毕业的连加恩,是台湾第一届外交替代役男,他从幸福的台湾被派驻到非洲的布吉纳法索,这个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国度,夏天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五度,国民所得排名全世界倒数前五名。
随著连加恩而来的,还有他在台湾的教会所捐赠的六十箱旧衣。因为当地卫生环境不佳,垃圾随处可见,连加恩于是号召当地小朋友去捡垃圾,捡三袋垃圾就可以换一件衣服,六十箱的旧衣一下子就发光了,每一个拿到衣服的小孩子都很满足也很快乐,对他们来说,这些旧衣都是他们的新衣服。几个月后,台湾又寄去近一千五百箱,约七、八万件衣物,单单邮资就花了新台币一百六十万。「垃圾换旧衣」的活动再度扩大举行,号召了更多小朋友捡垃圾、清洁环境,也让布国人民深刻感受到台湾人的热情与爱心。
在布国,所有的水源都是从浅井中挑起来的泥水,不管是煮饭或洗澡,都要等泥沙沉淀后,再使用上面比较不混浊的水。浅井常常会乾涸,乾了就要走很远的路去挑水。连加恩决定帮当地居民凿一口深井,让他们可以有较乾净的水可以用,同时也可以减少肚子里的寄生虫。但是凿井的经费从哪里来呢?
上帝的安排真的很奇妙,当时台湾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答应在她生日时要送她一颗钻戒。这位女士看到连加恩的故事之后,跟她的先生说,她要把钻戒换成一口井。她的先生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全力支持,再加上台湾教会捐助的款项,连加恩在西非的凿井工作顺利地展开,布国人民终于有了比较乾净的水可以喝。
连加恩在书中提到一句话:「好命的孩子,应该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样,好命才有意思。」我认同这样的话,现在也常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别忘了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人比我生活得更辛苦。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很富足,却不懂得如何付出与关怀,那么这样的富足又有甚么意义呢?
或许我们无法像连加恩一样,为一个国家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但只要我们每天能够多为别人想一分,多帮助别人一点,如此所过的每一天,一定也会非常的充实满足。
◆《爱呆西非连加恩:摄氏45度下的小医生手记》,连加恩著,圆神出版。
转载自《耕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