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茶」是种带著神秘感,却又有点熟悉的饮品。小时候,有时爸爸会将家中的茶具拿出来,摆好阵仗,等候叔伯兄弟驾临。当然我也满心期待,不过不是为了跻身品茗之列,纯粹只为了桌上的茶点零食。偶尔好奇喝上一口,只觉苦涩,实难体会大人们口中的「甘醇」。及至如今,虽然经常消费罐装或瓶装茶饮,但仍难体会茶汤之甘醇,遑论鉴别茶之良窳。由于朋友中不少为嗜茶者(例如本站创站大老 tjm & lk 夫妇),为免总以「乌龟吃大麦」自嘲之,「台湾茶」一书乃成为我认识「茶」之途径。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茶路天涯」,作者带领我们一同追溯台湾茶的起源、茶业发展的脉络、断裂与传承。第二章「茶菁幻化 乌龙成型」,则是介绍台湾茶□□乌龙,包括品种、节气时令的影响、采收与制茶过程等。第三章「高山的困惑」,则是台湾茶业的现象:偏好高山茶、重外型、比赛茶及卖茶计等。第四章「行走茶山」,则是由北至南,由西到东,逐一介绍台湾廿四个茶区,包括简史、区域、地形地质、主要品种、茶作管理、产期产季,以及商品评介等。第五章「来去买茶」则提供嗜茶者相关的资讯,包括选购茶叶的相关常识、泡茶、饮茶的注意事项等。无论你是深谙茶道的老茶客、跃跃欲试的新鲜人,抑或是如我一般的与茶无缘者,都可以透过这本书,来认识这个最够资格称为传统产业的「台湾茶」。
本书的另一项特色,乃是作者在字里行间经常流露出对于台湾茶业的无奈与感慨,特别是采茶、制茶的绿茶化□□采嫩芽、重外型、轻萎凋、轻发酵、刹菁不足等,一种抛弃乌龙固有特色,只为追求比赛评审青睐的制茶方式。或许这种轻蔑传统、追逐近利的现象,是难以逃离的,即便是有一百五十馀年历史的台湾茶业。
欢迎参观
bookclub版与其他人对话
如欲参与讨论,请先至 信望爱 WebBBS 注册
全国各地基督教书房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