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闲逛书店的时候,购买了 3 本有关于花莲的书籍——《后山日先照》、《盐寮净土》、《讨海人》,严格来说,应该是这三本书在我心中都有著洄澜的印象在其中。《后山日先照》是这三本书中最先阅读完、并完成了简短介绍的其一,《盐寮净土》是紧接阅读完的第二本,却因著当时进入了一连串的活动策划和营会进行,介绍的文字搁置了好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没了、也就先置放于硬碟当中,等待最适恰的心情再来书写。
惟独《讨海人》,是三本中阅读速度最缓慢的书籍,甚至可以说,往往是在我最慵懒的时刻才会、也才能有适当的心情进行阅读。从书名,明显可知道这是一本有关讨海人的文字记述,作者廖鸿基的确曾是一位讨海人,在他的文字中纪录了讨海人与海洋的深刻生命和点滴。也或许廖鸿基曾是一位讨海人,在他的文字叙述当中,总是如同一幕幕的真实景象重现!在这些景象中,看到海洋、看到生活的搏斗、看到人的情感流露、也同时看到讨海人与海洋□船只的生命相依。
最近参加了生态读书会,在这两回的读书会中,是一位生态关怀者协会同工将过去参与鲸豚调查,分享他从海洋经验中所获得的许多成长和思考,恰恰于读书会前几周,他先来团契分享,一张张关于海洋、关于渔船的幻灯片,竟是唤起在我心中许许多多的回忆!是因为这样,才又将《讨海人》拿起翻阅,并且找到适当的心情得以分享 —— 这倒是始料未及的获得!
唤醒的记忆、是很私密的部分,也都还一团混乱,尚未重整。只是想抓住难得想要分享的感觉和思绪,推荐一本极佳的有关海洋的文字!我必须承认,对于海洋的记述,似乎总是太过浪漫或是忧郁,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却又是离我太过遥远的阅读记忆和生命经验了!
来到这个都市将近两年了,我常常有种几近窒息的感受,几回逃难似的奔向洄澜或记忆中的小镇,面对著大洋喃喃之际、总是有著难得却好是平安的感受包围著自己,是先有了这些感觉,才开始去思考其原因何在。台湾,明明是个海岛,回忆起教育养成过程中对于海洋的恐惧和绝少(甚至毕口不提)谈及海洋的点滴!这原因分析起来,又是另一段冗长的故事或论述了(也或许又有人可以拿这些,作为政治上的抨击之处也说不定)。唤醒的那些,竟是对于海洋有著并不陌生的感觉和经验,那些对于海洋的恐惧而来的叮咛,竟不曾来自于家庭或家族,甚至、隐隐约约中还能想起:一些残落的记忆,是同著海洋有著密切相关的片段。
会不会,唤起的、其实是对于生命最源初记忆的乡愁……
就先这样吧!我又掉入另一段错乱之中,就先附上几个网址,当成是一个延伸的介绍,也阅读和尝试贴近海洋的可能方式吧!:)
http://www.kuroshio.org.tw/html/us_company01.htm
http://www.turumoan.com.tw/toro03/default.asp
欢迎参观
bookclub版与其他人对话
如欲参与讨论,请先至 信望爱 WebBBS 注册
全国各地基督教书房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