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名:追风筝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李静宜
出版:木马文化 2005 年 09 月 01 日


  「…同一个胸脯喂大的孩子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拆不散。哈山和我是同一个胸脯喂大的。我们在同一个院子的同一片草地跨出我们的第一步。而且,在同一个屋檐下,讲出我们的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哈山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此时回顾过往,我想,一九七五年冬天发生的事--以及之后所有的事--早就在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字里埋下远因。」

  故事从一对小男孩的亲密友谊开始。12 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山,从小一块长大,年龄相仿的两人情同兄弟,总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永久破坏了两人之间的情谊,从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后却也以两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连接起彼此的关系。即使阿米尔不久跟随父亲逃往美国,以为可以因此逃避过去的自己,但关于哈山的回忆一直萦绕不去。阿米尔感到非常愧疚,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山的背叛与懦弱的行为。为了赎罪,阿米尔终于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

  我即使已经放下了这本书,但里面的人物、场景还是让我久久无法忘记,脑中一直重覆令我感动的情节与对话。我看到的不只是阿米尔和哈山的友谊,还有父爱。书中细腻描写出父亲对孩子的期许和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无法弥补的矛盾,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情感,就像在一个密闭空间,凝滞的气流、尴尬沉重的呼吸声还带点羞赧,是种很复杂的情绪。

  想起两次早上等公车的情景,走往公车站途中,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看到父亲骑著孔明车逆向行驶的拿张悠游卡给我。另一次很冷的早晨,父亲拿条围巾给在等公车的我,虽然我已上了公车,但我可以想像,朱自清写「背影」时的愧疚感,我可以看见父亲的背影,以及他为了怕错过我的那种焦急,我那时很希望公车晚点到,享受他递给我围巾时的温暖。

  但我就像是阿米尔一样,「我脸颊灼热,浑身充满罪恶感,我有罪恶感,因为我的任性是以他的溃疡、污黑指甲和腰酸背痛换来的。」书中那位无怨无悔的哈山,就像是我的父亲,每一次出现「为你,千千万万遍」,就在提醒我父亲的付出,他的劳苦。

  写种族、写动荡、写流离、写伤害,一根风筝线拉起两代父子的情谊,书里三次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每一次,都像要在脑中烙印痕迹一般地耀目。

  当阿米尔奋不顾身要把索拉博带回美国时,才算真正体会出哈山对他的爱,他之前在巷子内背叛哈山时,哈山一次又一次的解救他时,他所感受的爱决不会像现在这么强烈,因为他面对他过去所做的亏欠,不用再刻意试图遗忘,因为正视伤口,才能治愈。书中写到「我在想,是否宽恕,并不是随著虚张浮夸的神踌显现而诞生,却是随著痛苦整理,收拾行囊,在半夜里悄悄溜走而萌生。」

  当阿米尔带著索拉博追逐风筝时,他不仅走出了过去的伤痛,也原谅了自己,原谅了父亲。

  「我抬起头,看见一对风筝,红色的,拖著长长的蓝尾巴,扶摇直上青天。风筝高高飞舞,越过公园西端的树,越过风车,并肩翱翔,像一对眼睛俯视著旧金山,这个我现在称之为家的城市。突然之间,哈山的声音在我耳畔低语:为你,千千万万遍。哈山,兔唇的哈山,追风筝的孩子。」

  看完了这书,我已经在心中对父亲说了为你,千千万万遍。即使还是任性的我,也是看的到父亲劬劳的身影。

本文原发表于 作者的部落格
图片来源:博客来网路书店

欢迎参观 bookclub版与其他人对话
如欲参与讨论,请先至 信望爱 WebBBS 注册
全国各地基督教书房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