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憩》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解析谬误的社会实践观 ――『道成肉身』意义(中)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四、『道德主义实践』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道德主义的实践,无论是儒家的入世或道 家的出世与『中国的佛教』之出世,他们共同的一个特徵是强调『个 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干扰,这个意思是说人心应该与社会有所隔绝 。这个思想原本不错,可惜的是中国文化没有一套超越系统可以让人 们『不过度在意己心是否不受干扰』,因此,『己心不受干扰』成为 中国人内心的最大禁忌,使中国人进行任何实践,都会优先考虑会不 会干扰己心。这样的思想演变下,即使是儒家的『入世』都会因为怕 伤害己心,所以从来看不到类似传教士那种与苦难同生共死的『入世 主义的实践』。为了怕自己的德行参与社会而变坏,所以中国人只有 进行『道德主义的实践』,平时躲起来修行,临时出来做一做善事, 做完了再关起门来往一切苦难都忘掉。

  所以道德主义的实践,最容易产生的就是『结构共犯』的问题!

  理由是,道德主义的实践,永远看不到受苦者的时空背景;受苦 者会表现出许多『反道德』的错误行为,在他们的时空背景下是应该 被宽恕的,而不是得指责的。然而,道德主义的实践者,既然没有与 受苦者同生共死,受苦者的反道德行为必然不能同情理解,又为了表 现自己的道德立场,势必常常指责受苦者的道德错误。

  结果,就如我上述举的女性主义例子一样,认为男女不平等是不 义的『道德人士』,却主张要限制女性自由、加深女性恐惧的观念, 更常常可见他们对女性主义者『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的道德 批评。结果就是他从道德主义变成结构共犯,他自以为是正义,实际 上每个岐视女性的人与他的思想似乎都一样。

  慈济的实践方式,不过是依据这样的思考方式而来。这种方式是 非常危险的,不过在此我愿意相信佛教隐含某种特殊的信仰动力,可 以避免道德主义实践的谬误。然而,在台湾也只有慈济可以比较风平 浪静的进行这种道德主义的实践,其他想学习慈济的『X济』,没有 不腐败堕落的,这就证明了道德主义实践的穷困。

 
五、『入世主义实践』的问题:


  然而『入世主义的实践』并不是没有问题,入世主义的实践最大 的问题是『道德相对主义』。

  由于深入苦难社会,对受苦者加以太多的同情,所以不但同情他 们因受苦而产生的反道德抗争,更可能因此而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所 以就认定凡是受苦者的抗争一切都是合理的。

  一旦主张相对主义,入世主义实践立刻就自相残杀。因为社会是 多元性的习习相关。一个受苦团体的抗争往往就是另一团体的受苦, 永远不可能存在绝对正确绝对正义的社会行动!因此,一旦认为『入 世』的行动就是道德的全部,事实上他己经在行动上呈现另一种权威 主义,凡是反对他的行动者都是不道德的。却不知道,反对他的行动 之人群也有该族群自己的受苦问题与时空问题,是『另一群要被关心』 的人间。

  这就是政治板上政党支持者斗争的写照。民进党支持者若是不能 看到新党支持者也是一群可能受苦的族群(注),新党支持者若不能 看到民进党支持者也是一群受苦的族群,那么他们只会像唐吉诃德面 对风车一样,把对方想成穷凶极恶的坏人,而不肯尊重对方是一个活 生生的人。因此,许多政党抗争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就是从这种入世 主义所产生的相对主义而来的。

(待续)

 
注:本文完成于一九九七年。

心灵小憩》网站 http://life.fhl.ne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