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歌》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旧约里的基督▪逃难的君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插图绘制/Dorothy


地点:撒母耳记上18章~撒母耳记下1章

伙伴:圣父、扫罗、大卫


上次说到,以色列立王的机制很独特,乃是由神拣选,然后神指派使者把膏油抹在被拣选的人身上,因此称为「受膏者」,而扫罗及大卫两个人先后都被先知撒母耳膏抹了。

咦?这是不是很不对劲?平常看政治新闻就会发现,同一个时间内,一个国家是不可以有两个领导者的。古人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存在一个至高权柄。通俗一点讲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任何国家如果有两个君王,就要打内战啦!

以色列也是一样,扫罗看到后起之秀大卫也被膏抹,不仅打败歌利亚立下赫赫战功,人气颇高,连自己的子女都和他关系密切,让扫攞是越看他越碍眼,感到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啊!却又不好直接处死他。

权争宫斗

于是扫罗开始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方式制造意外,要拔掉大卫这根眼中钉。他曾假装自己精神失常,拿着枪想刺死大卫,也曾故意交付大卫极艰难的任务,想借敌人的刀杀死大卫。不过大卫实在很精明,好几次都死里逃生,让扫罗捶胸顿足,越发痛恨大卫。

看着扫罗杀气腾腾的样子,大卫再笨也知道大事不妙,几次下来,他知道若再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哪天就真的被扫罗宰了。于是趁着一次机会,大卫脚底抹油开溜了,逃到敌国寻求政治庇护。扫罗知道大卫溜了,更为光火,如此一来,他要杀大卫就更难了。

大卫逃到敌国后并不是就此高枕无忧,毕竟之前两国交战时,他也杀了不少敌人的勇士,别的不说,歌利亚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卫没待多久,又逃走了,这次跑到旷野的山洞避难,有些想跟随他的人便聚集到那里。

即使大卫已流亡在山野之间,扫罗并没有放弃对大卫的追捕。有一次,扫罗几乎要成功了,要不是敌军犯境,逼得扫罗赶紧回防,大卫已经被捉拿了。

英雄绝路

相较于扫罗苦苦相逼,大卫对扫罗却是百般容忍,他明明有两次机会可以轻松刺杀扫罗,但都没有动手。大卫身边的人怂恿他杀了扫罗,扫罗既对大卫不仁,就休怪大卫对扫罗不义嘛!可是大卫不这么想,因为扫罗也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甚至指着耶和华发誓说:「扫罗或者被耶和华击打,或者寿终正寝,或者打仗时阵亡,但我在耶和华面前,绝对不敢伸手伤害他的受膏者。」

大卫没有因为遭遇患难、委屈,就忘了敬畏神。反观扫罗,不断追杀大卫,根本不顾念他也是受膏者,正反映他把一己之私看得比神还重要。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扫罗的敌人可不只大卫,还有对以色列虎视眈眈的敌国,一次他率军抵挡敌国,以色列全军溃逃,扫罗和儿子们都阵亡了。以色列第一位被膏立的君王,最后死得非常凄惨。大卫听到消息并没有额手称庆,反而为扫罗和他的儿子悲哭、禁食,作哀歌凭吊他,称他是英雄、勇士。扫罗死后,大卫自然就按着神的拣选成为以色列的君王了。


插图绘制/Dorothy


【结案报告】耶稣在哪里?

从扫罗如何对待大卫,我们可以看出扫罗认为自己当君王是理所当然的,他忘记以色列的君王是由神拣选。相反的,大卫一直记得扫罗也是神拣选的君王,所以时候未到,他不敢自己登上王位。他敬畏神的主权,等候神的时间。

我们可以从这故事看到耶稣吗?大卫的确有很多地方和耶稣相似,譬如他们都被另一位君王逼迫、追杀。

当东方来的博士们要朝拜耶稣,说他是犹太人的王,对还在位的希律王来说,这不是摆明了要造反?于是希律也像扫罗一样,为了斩草除根,宁可错杀也不愿错放,杀了好多和耶稣年纪相仿的孩童。幸而耶稣的父母事先得到天使的指示,赶紧逃到埃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所以,受逼迫、危难以致逃亡,是大卫和耶稣相似处之一。

这不仅发生在第一个圣诞节。旧约的受膏者、弥赛亚和新约的基督是同样的意思,都是指向耶稣。虽然旧约有许多被膏抹的君王与祭司,但耶稣才是最终的受膏者、弥赛亚及基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耶稣来了,表明世界的王时日无多,虽然世界的王权会负隅顽抗,与属耶稣的人展开争战(启示录17章14节),但一如大卫最后照着神的旨意作王,耶稣也将掌权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

【延伸阅读】:
旧约里的基督▪被厌弃的王
旧约里的基督▪旷野的拯救
旧约里的基督▪像摩西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