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陌生的界线

我在才艺班的音乐教室教流行音乐乐器,在我的学生当中有不少青少年,有些可能还是别人眼中头痛的坏孩子。或许因为我的身份不像学校老师那么严肃,所以常有机会倾听这些孩子的心事。我发现,如果适时说了对的话或做了对的事,真的可以拉他们非常大的一把。

小莉(化名)刚来上课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讲,我就这样自言自语地教了几个月。有一天,她忽然开始愿意跟我说话,僵局打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表面内向的国中女生,竟然是个小太妹!选择沉默可能是她装酷、自我保护的方式。

我曾亲眼见到几个国中大男生毕恭毕敬地喊小莉「大姊」;才读国中,小莉就已经染上了烟瘾。她的「丰功伟业」还包括:差点把别人打成植物人;心情不好和朋友喝得烂醉;两个「女朋友」为了她闹自杀……。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想,我只不过是个音乐教室的老师,有必要这么清楚学生的私生活吗?然而,这些令人震惊万分的事件,竟然发生在一个国中女生身上,老实说,我真的担心。

后来,我开始鼓励小莉,除了肯定她学乐器的努力与进步之外,我也想办法发掘她的其他优点。我想来想去,发现小莉虽然有许多偏差行为,但仍有几方面值得肯定,例如她始终没有碰毒品,并且跟帮派保持距离。我告诉小莉,这是很有智慧的作法,我认为她做了非常正确的决定。

我相信,是这些鼓励和肯定的话语,慢慢改善了小莉与我的关系。我也相信,是上帝把小莉放在音乐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里,让她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与我对话。

如今,小莉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高中生。我不敢说她已经彻头彻尾地改变,可是她会很开心地告诉我,以前她都是吊车尾的成绩,没想到现在可以排在全班前十名,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觉真好。

小莉过去交过好几个「女朋友」,但她对男生也不是没有好感。我们深入聊了好几次,最后小莉终于愿意诚实面对自己的性倾向,其实她还是比较喜欢与异性交往的。小莉说,她打算离开现在的「女朋友」,接受另一个男生对她的追求。我对她说,「很好,我知道你做得到。」其实,不管小莉考第几名、有没有男朋友,都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接纳。令我高兴的是,小莉能从这些正面的改变中去肯定自己。

七年级的阿香(化名)是我的另一个学生,有一次我打电话问她怎么没来上课,她在电话里哭著说技术学院的志愿卡填错了,落到一间很糟的学校,很想自杀。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庆幸自己打了这通电话,否则一个年轻生命恐怕就此消失了。

我的学生当中还有一个打扮中性的女孩,总是穿黑色的衣服,喜欢听灰色颓废的摇滚乐,整个人传达出来的讯号就是□□「请勿靠近」。有一天,我鼓起勇气问她的成长背景,没想到她竟然愿意谈。原来,她的父母在意外中双亡,她长期和亲戚住在一起。当我跟她说,有一位神很爱她,她并不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任何人的时候,我看得出来她很惊讶。对她和我来说,这段谈话都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经验。

可能是我的个性太鸡婆,但从与这些青少年接触的过程中,我有一种很深的感触□□面对这些需要别人关心的大孩子,我们实在需要勇敢突破自我身份的限制□□虽然我只是个才艺班老师,但如果我抱著「学生下课后的私生活与我无关」这样的态度,不去关心或询问他们的心灵世界,可能就失去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机会了。

我也不是跟他们讲什么大道理,不过是告诉他们:「上帝永远爱你,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上帝永远在乎你。」当这些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时,这几句话就足以软化他们坚硬的心。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高墙,却又渴望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们。每一个青少年,不管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或坏孩子,都有著独特的心灵故事,正等著被发掘。如果你我能够带著爱心与勇气,率先跨越那个陌生的界线,倾听而不论断,耐心陪伴他们度过这个起伏不定的人生阶段,我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会有令人惊喜的成长与表现。

转载自《耕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