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姆・华森(Thomas Watson)】「艰」守主道(仰望) 2025.04.13
《收集吗哪》,彼得・保罗・鲁本斯。(图片来源/WIKIART)
■ 翻译 | 贾婷
我的血,是为立约的,为许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8)
从「使罪得赦」(太26:26-28)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段经文的特别之处,即主的晚餐的益处。这是最上等的怜悯,至尊荣的祝福,「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性命脱离死亡,以慈爱和怜悯作你的冠冕。」(诗103:3-4)
凡是得到这份特许状的人,都被记在生命册上:「过犯得蒙赦免,罪恶得到遮盖的人,是有福的。」(诗32:1)「罪得赦免」这话的含义通过一个比喻被理解为所有属天的福分:称义、被神收养、荣耀以及与之相关的益处。我们可以和屈梭多模一样,称主的晚餐为「十字架的筵席」。
圣餐的教义驳斥把主的圣餐看做一副空壳或一道影子的那类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主的圣餐和基督的死类似,没有内在实质的功效。
荣耀的圣餐礼当然不仅仅是基督的像,或代表基督的表徵。为何主的圣餐被称为「同领基督的身体」(林前10:16)?难道不是因为以适宜的方式纪念主的圣餐,我们就能与基督有亲密的相交吗?在救恩的圣餐礼中,基督不仅显明他的荣美形象,还生发出基督的品德。圣餐不仅是所绘的图像,还是我们汲取滋养生命的乳汁;它让我们品尝到基督的滋味,并瞥见基督的形象(彼前2:3)。仅把圣餐视为基督的表徵的观点,缺乏神秘的指向性,也不足以得到主的慰藉。
圣餐告诉我们神启示的真理,向我们显明领受主的晚餐之必要性。难道基督不是付上所有代价来宴请客人吗?那么,必然会有客人前来赴宴。「你们应当这样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9)这不是让我们选择是否愿意领主的晚餐,而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人应当省察自己,然后才吃这饼,喝这杯。」(林前11:28)这话不仅是许可,还带着权柄:好似国王号「将圣餐制定为定律。忽略圣餐会招致人犯下蔑视福音的罪。
基督里有无尽的美善,他蒙福的身体被刺穿,他尊贵神圣的血涌流;而我们却故意疏忽圣餐。在其中,神丰丰富富彰显了他恩慈的奖赏,而我们的救恩也关乎于此——基督完全可以把人对圣餐的轻忽当作对他的轻视,并认为这无异于让他自己独自品尝筵席。
不守逾越节的人,「那人就要从自己的民中被剪除」(民9:13)。在这个比喻中,基督对那些不守主的圣餐的人表现出何等大的愤怒啊!他们以为可以用几句恭维的话来推脱,但是基督认为他们的托辞是拒绝主的邀请。「先前请的那些人,一个也不得尝我的筵席。」(路14:24)
弃绝福音的怜悯必是很严重的罪,严重到上帝认为不亚于蔑视他的恩典,而施以惩罚。神会用火焰剑,阻止一些人来到主的餐桌前;神也会用「细绳鞭」把另外一些人赶过来。
也许有些人会说他们自己比圣餐重要。听人说他淩驾于食物,真的很奇怪。就连使徒也不会淩驾于圣餐礼。有人会认为木桩高于使徒吗?不妨让所有的狂热之徒查考经文:「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就是宣扬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林前11:26)主的死是按照圣餐礼的方式来纪念,只等到他审判的日子。
看看不信者的悲惨下场吧!尽管主用他的身体和血设立了荣耀的圣餐,但他们却没有得到任何益处。他们诚然来到圣餐前,要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要么是为了阻止良心发声,却没有得到任何灵魂的益处。他们来的时候,毫无主恩;离开的时候,也得不到任何安慰。「又像饥饿的人在梦中吃饭,醒了以后,仍然觉得饥饿;又像口渴的人在梦中喝水,醒了以后,仍然觉得口渴,心里还是想喝。」(赛29:8)所以罪人幻想他们吃着属灵的盛宴,但他们只是做着黄金美梦。「除了华而不实的炫耀,一切依然是邪恶的。」(达文南特)
哎,他们没能察验主的身体。吗哪围绕着以色列人营的四围,但是他们不知道,「以色列人看见了,就彼此对问说:『这是甚么?』原来他们不知道那是甚么。」(出16:15)因此属肉体的人只看到外在之物,却无法知晓基督救恩的内涵:灵石中有甘美的蜂蜜,他们从未品尝过。他们以面饼为食,却是没有基督生命的饼:「他们吃着主的饼,但这饼却不是主。」以撒吃的是山羊羔肉,他却以为是野味(创27:25)。不信者带着圣餐的影子离开;他们得到的只是圣餐的皮囊和外壳,却没有得到精髓。他们吃的是山羊羔肉,不是野味。
本专栏与仰望基督教资源书房合作。